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资新闻

国资新闻

时报聚焦两会丨三位国企负责人谈国企改革

新闻来源: 发布时间:[ 2017-09-12 ]

时报聚焦两会丨三位国企负责人谈国企改革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国有企业既是改革的推进者也是改革的受益者,全国两会期间,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三位国有企业的全国人大代表,包括中央和地方的国有企业,其中既有改革的先行者,也有跟随者,他们都是颇受舆论关注的企业,三位负责人向本报记者分析当前国企改革的进展和难点。


董事会选聘经理人激发国企活力


全国人大代表、************重型机械集团和新兴际华集团董事长刘明忠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改革不仅要有思路,而且要有真正能够落地的具体措施,进而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激发企业的发展活力。


刘明忠告诉记者,国企改革必须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新兴际华在选聘总经理时,采取了“2+5”模式:5个企业外部人士和2个内部人士共同参加选聘。9名评委中除他本人以外,其他的都是企业外部人士,确保杜绝“内部控制”。改革还要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要不断地把改革方案宣传到各层级人员中去,让大家都认可才行。


“中国一重的改革自上而下,用了短短八个月就改完,这也是超过了我的预期。所以改革能不能成功,主要取决于企业想不想改、改的方法、路径是否正确,根本在于老百姓和职工是不是拥护和认同。”刘明忠说。


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优化供给侧改革关键在“流动”


自国企国资改革顶层设计出台以来,央企试点工作全面铺开。2016年诚通集团第二次入围国资委改革试点企业,进行中央企业建立和完善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试点企业和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试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诚通控股集团董事长马正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是要为国有资本市场化配置和试出新体制、试出新机制、试出新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马正武认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服务供给侧改革要更加关注资本的流动。“资本的流动,主要体现为国有资本的转换,即在‘资产(资源)、资本、资金’三种不同流动性水平形态之间的流动。同时,实现资本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地域的流动,也就是资本配置意义上的流动。前者重点在解决流动性问题,提高运营效率,后者重点在解决结构性问题,优化配置效率。”


他表示,国有资本运营的核心目标是在流动中实现布局结构优化和资本增值,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提高资本流动水平,实现资本合理流动的核心是“使资本处于可交易的状态”。


应尽快明确国企改革相关主体的责任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华菱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慧泉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国资国企的改革分为三个层次,包括股权层面的改革、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以及公司内部的改革,三个层次的改革主体不同,应分清各个主体的责任,同时明确改革的边界。他强调,目前三个层次的概念是清楚的,股权层面的改革、公司治理层面的改革要由国有企业的出资人作为主导力量,公司内部的改革由企业自身推动。


在曹慧泉看来,国有企业改革关键在于落实,要将各项改革政策落到实处,首先要对国资本身的管理体系进行改革;其次在资本层面的改革,要通过作为所有者的股东;最后是企业层面的改革,要发挥企业家的积极性。而企业层面的改革一直没有停过,比如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三项制度改革等。


国际上企业在董事会制度建设上大体分为两类,以只有董事会没有监事会为代表的美国,以及既有董事会,也有监事会的德国,在德国董事长扮演着召集人。曹慧泉认为,中国把美国和德国的模式揉在一起,核心是要发挥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积极性,在建立董事会制度时,关键在于要让外部董事占多数。


国有企业改革分为顶层设计和基层企业的探索尝试,要加大顶层管理制度上的改革,同时鼓励基层企业创新,打破既有条条框框。只要有利于提升企业生产经营的活力,有利于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影响力,就应该尊重、鼓励和支持企业的创新举措,并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加以完善,加大推广力度。



版权所有@ 北京安瑞至信资本管理有限公司